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能源与环境
实干争春看贵州|铜仁新 2025-02-08
罗云峰调研新质生产力发 2025-02-08
新型钙钛矿叠层电池能效 2025-02-08
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 2022-05-27
电池行业一季度利润承压 2022-05-04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2022-05-04
中国电动车锂电安全联盟 2021-09-14
宁德时代斥资135亿元 2021-09-14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 2021-09-14
新华财经|我国燃料电池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安徽最大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
时间:2020/6/17 14:09:52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867

 

    今年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1亿欧元与国轩高科、江淮汽车达成合作协议,表示要齐心协力将安徽省打造成中国电动出行的产业基地之一,社会各界对安徽尤其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充满期待。6月11日,记者来到庐江高新区,近年来,这里围绕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已建成安徽省最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未来,这里将打造现代化工产业基地等3个百亿级产值产业基地。

庐江领先全国

6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庐江高新区的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经过砂磨、喷雾干燥、高温烧结、分级包装等多个程序,一批批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得以产出,除了供应国轩高科的合肥工厂外,它们还将被送往国轩位于南京、唐山、青岛等地的工厂,用该材料制成的动力电池,将装配至江淮、奇瑞、北汽等国内主流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中。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宝成介绍,目前,依托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强大的技术后盾,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实密度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居行业领先水平。2019年,国轩高科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国市场占率排名第二。究其原因,就在于技术和材料的先进性。

“普通的磷酸铁锂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在160-180Wh/kg,我们的产品达到了190Wh/kg。能量密度的提升,对电池续航能力的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贾宝成说。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年产28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年产6000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线。“到今年年底,预计能完成年产5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的建设目标。未来,我们还将开发负极材料建设项目。”

政府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目前,庐江高新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包括进行锂电池研发、销售的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和专业生产锂电池四大主要材料之一隔膜的合肥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隔膜是在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一种具有纳米级微孔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其对于电池的安全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合肥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江平介绍,隔膜在四大材料中门槛是比较高的,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之前,我国的隔膜主要依靠进口,那个时候的价格很贵,每平米20多块钱。如今,依托合肥星源母公司——深圳市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国产技术,不仅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每平米的价格更是降到了1块多钱。

作为隔膜的重要生产基地,合肥星源目前已建成并运行两条高性能生产线,可年产1亿多平方米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隔膜。产品市场覆盖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然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初,企业面临着供应链跟不上、订单量减少等诸多困境。在此期间,庐江县政府和开发区对企业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政企协同未来要建3个百亿级产业基地

庐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何平表示,在未来3至5年内,庐江高新区还将以促进先进制造业补链、延链、强链为目标,提高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着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建设3个百亿级产业基地,包括一个百亿级产值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基地、一个百亿级产值的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以及一个百亿级产值现代化工产业基地。

“现阶段,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目前全区复工企业已经达180家,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何平说。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