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能源与环境
实干争春看贵州|铜仁新 2025-02-08
罗云峰调研新质生产力发 2025-02-08
新型钙钛矿叠层电池能效 2025-02-08
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 2022-05-27
电池行业一季度利润承压 2022-05-04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2022-05-04
中国电动车锂电安全联盟 2021-09-14
宁德时代斥资135亿元 2021-09-14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 2021-09-14
新华财经|我国燃料电池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化学所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时间:2019/6/11 10:45:18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844

 

    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而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镍锰酸锂材料是一种高电压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然而,其自身的高工作电压会显著加速电极材料表面的副反应,严重损害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长循环性能,限制了它在高比能动力电池中的应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等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曹安民课题组在电极材料结构控制及稳定性提升上开展了系列工作,基于多级表界面结构设计(J. Am. Chem. Soc. 2018, 140, 7127;J. Am. Chem. Soc. 2018, 140, 9070)、表面晶格调控(Chem 2018, 4, 1685-1695;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22896)等方式,实现了材料表界面活性的有效控制,获得了电极材料稳定性及器件长循环性能的显著提升。

最近,相关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纳米精度的限域相变提升电极材料稳定性的机制:基于可控的表面高温固相反应,引入锌离子促进镍锰酸锂的表面尖晶石结构转变为类岩盐相、层状相两者的复合构型,精确调控两相比例,在不牺牲材料电化学活性的前提下提升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这种特殊的表面相态调控机制能够克服常规表面惰性包覆方式对电荷传输的损害,为基于电极材料自身表面化学特性调控,获得兼具高容量、高稳定性的关键电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机制,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9, 141, 4900-4907)。

Zn2+促使尖晶石结构表面产生相变:精确控制固相反应,获得层状和类岩盐共存的表面两相区,基于相结构和构成的优化提升电极材料的稳定性。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