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能源与环境
实干争春看贵州|铜仁新 2025-02-08
罗云峰调研新质生产力发 2025-02-08
新型钙钛矿叠层电池能效 2025-02-08
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 2022-05-27
电池行业一季度利润承压 2022-05-04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2022-05-04
中国电动车锂电安全联盟 2021-09-14
宁德时代斥资135亿元 2021-09-14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 2021-09-14
新华财经|我国燃料电池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南林大教授研发生物质环保新材料
时间:2018/1/22 16:12:25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66

 

   南京林业大学周小凡教授用棉花秸秆混合板皮、锯末和木粉等木材加工剩余物,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使农作物秸秆塑化,只需10分钟,就可以制出一款新型的生物质材料,且具有“自塑化”“不用胶”,弯曲性能强,抗霉变、无甲醛等生态环保的性能。该新材料可用于制备无甲醛无胶黏剂高密度人造板、高性能塑化纸等,并可改良竹纤维纺织品的性能。

        走进周小凡办公室,便看到他办公桌上摆放着3种形态的新材料“模型”,首先是一小袋麦粒形态的塑料颗粒。据了解,这就是“升级变形”前的基础材料。

        据周小凡介绍,秸秆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但由于其热分解温度比较低,在280℃开始热分解,没有办法利用热塑再加工利用。新型的生物质塑料粒子温度只需保持在120℃-150℃之间,就可以制备出新型的生物质秸秆制品。

        第二种形态的模型是一堆硬度强、防水性能好的板材状产品,第三种形态是一张薄薄的叶形塑料薄膜。前者可用于代替传统的木塑材料,运用到地板和个性家具中,且密度提高到1.3-1.5克/立方厘米,弯曲强度高达70兆帕,是普通木塑材料国际标准的3倍,造价由普通木塑材料的每吨9300多元降低至每吨1825元。后者则可用于高强度、防水防潮的“瓦楞纸”和电容器纸、汽车滤纸等高性能秸秆塑化纸的制备。

        新型的塑木复合材料以废弃木料、农林秸秆、废旧塑料等植物纤维作基材,不含任何外加有害成分,并且可回收再次利用,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周小凡称,这种生物质新材料还可以运用到竹纤维领域,提高竹纤维的抗菌性和弹性。

 

   南京林业大学周小凡教授用棉花秸秆混合板皮、锯末和木粉等木材加工剩余物,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使农作物秸秆塑化,只需10分钟,就可以制出一款新型的生物质材料,且具有“自塑化”“不用胶”,弯曲性能强,抗霉变、无甲醛等生态环保的性能。该新材料可用于制备无甲醛无胶黏剂高密度人造板、高性能塑化纸等,并可改良竹纤维纺织品的性能。

        走进周小凡办公室,便看到他办公桌上摆放着3种形态的新材料“模型”,首先是一小袋麦粒形态的塑料颗粒。据了解,这就是“升级变形”前的基础材料。

        据周小凡介绍,秸秆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但由于其热分解温度比较低,在280℃开始热分解,没有办法利用热塑再加工利用。新型的生物质塑料粒子温度只需保持在120℃-150℃之间,就可以制备出新型的生物质秸秆制品。

        第二种形态的模型是一堆硬度强、防水性能好的板材状产品,第三种形态是一张薄薄的叶形塑料薄膜。前者可用于代替传统的木塑材料,运用到地板和个性家具中,且密度提高到1.3-1.5克/立方厘米,弯曲强度高达70兆帕,是普通木塑材料国际标准的3倍,造价由普通木塑材料的每吨9300多元降低至每吨1825元。后者则可用于高强度、防水防潮的“瓦楞纸”和电容器纸、汽车滤纸等高性能秸秆塑化纸的制备。

        新型的塑木复合材料以废弃木料、农林秸秆、废旧塑料等植物纤维作基材,不含任何外加有害成分,并且可回收再次利用,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周小凡称,这种生物质新材料还可以运用到竹纤维领域,提高竹纤维的抗菌性和弹性。

 
       南京林业大学周小凡教授用棉花秸秆混合板皮、锯末和木粉等木材加工剩余物,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使农作物秸秆塑化,只需10分钟,就可以制出一款新型的生物质材料,且具有“自塑化”“不用胶”,弯曲性能强,抗霉变、无甲醛等生态环保的性能。该新材料可用于制备无甲醛无胶黏剂高密度人造板、高性能塑化纸等,并可改良竹纤维纺织品的性能。

        走进周小凡办公室,便看到他办公桌上摆放着3种形态的新材料“模型”,首先是一小袋麦粒形态的塑料颗粒。据了解,这就是“升级变形”前的基础材料。

        据周小凡介绍,秸秆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但由于其热分解温度比较低,在280℃开始热分解,没有办法利用热塑再加工利用。新型的生物质塑料粒子温度只需保持在120℃-150℃之间,就可以制备出新型的生物质秸秆制品。

        第二种形态的模型是一堆硬度强、防水性能好的板材状产品,第三种形态是一张薄薄的叶形塑料薄膜。前者可用于代替传统的木塑材料,运用到地板和个性家具中,且密度提高到1.3-1.5克/立方厘米,弯曲强度高达70兆帕,是普通木塑材料国际标准的3倍,造价由普通木塑材料的每吨9300多元降低至每吨1825元。后者则可用于高强度、防水防潮的“瓦楞纸”和电容器纸、汽车滤纸等高性能秸秆塑化纸的制备。

        新型的塑木复合材料以废弃木料、农林秸秆、废旧塑料等植物纤维作基材,不含任何外加有害成分,并且可回收再次利用,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周小凡称,这种生物质新材料还可以运用到竹纤维领域,提高竹纤维的抗菌性和弹性。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