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4全国纳米材料发展与先进纳米技术研讨会
更多>>   高分子材料
“一核多点”布局,上海 2024-04-23
沈阳理工大学:本科近半 2024-02-25
北京化工大学:助力橡胶 2023-02-10
世界上第一辆采用全碳复 2022-05-04
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 2022-04-17
大陆集团全新轮胎设计公 2021-09-14
未来三年高分子材料每年 2021-09-14
生物基材料或迎历史性机 2021-09-14
生物基材料或迎历史性机 2021-09-14
天然橡胶短缺或再次重创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推动高校与企业、实践结合 新工科紧跟产业需求
时间:2017/6/14 9:12:24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97

 

   短短4个月内,教育部已召开了三次专门会议,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下一步教育部将组织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推动高校深入探索和实践。与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新工科甚至超过了传统工科的范围。

  这或许是影响我国三分之一本科大学生的教育变局。日前,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于6月12日正式发布。

  这份被称为“北京指南”的文件,提出了包括“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等24个选题方向。

  短短4个月内,教育部已召开了三次专门会议,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下一步教育部将组织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推动高校深入探索和实践。

  “随着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工科教育应该随之改革,从而紧跟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究员李志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人士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校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设工科本科专业达22种,累计布点1401个。

  关注10-15年后的前沿

  今年是南京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开设的第二年,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周晶告诉记者,首批17名学生来自工程管理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由两个院系共同培养。

  这种复合型人才不用发愁就业,一个国有银行江苏省分行负责人说,该行大部分金融科技人才集中在总行,省行一级人才需求非常大。

  这是传统工科教育瞄准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转型的缩影,实验班的学生需要学习数学、金融学、财会学、程序设计、数字电路等不同学科的课程,大四时到金融企业、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实训。

  类似改革已在其他高校展开。中山大学近年布点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科专业25个,占专业总数的19.8%,比如为适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设置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

  浙江大学也开设了机器人+人工智能、金融+数学、计算机+大数据等三个双学位班,2016年已招生100人。

  在6月9日举行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工科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于2010年,目前覆盖了全国208所高校,1257个本科专业点的20余万本科生和514个研究生专业点的近4万研究生参与。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21万人,毕业生119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

  新工科并不是现有专业的简单整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认为,要关注10-15年后可能的技术热点和前沿问题,据此调整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计划。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正好赶上热点。

  为此,教育部自2010年起,推动高校面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相关领域设置了24种新专业(含非工科专业)。2015年又批准设立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等新专业。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处长吴爱华等人今年1月撰文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校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设工科本科专业达22种,累计布点1401个。

  今年3月,教育部又发布了2017年全国各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的本科专业名单,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学科增加明显。

  新工科紧跟产业需求

  紧跟产业需求,是新工科培养模式的鲜明特点。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服装学院和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以“服装3D智能定制”项目为依托组建了科研团队。

  2001年,为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扶持了37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改革“特区”。

  吴爱华等人今年1月撰文称,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改革,初步回答了新工科如何建设的问题:体制机制改革是前提,强调校企合作,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办学体制;实行灵活的教师聘任制,形成了“三三制”的师资结构;采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分配制度;吸引企业参与教学管理,建立由企业参与的外部评价制度等。

  李志宏告诉记者,在至为关键的师资方面,一种途径是打通高校内部不同学科,整合多学科教师授课;另一种途径是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授。

  南京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请金融机构人士开设了一门金融大数据挖掘课程,这克服了高校内部教师授课的弊端。

  “如果在计算机系,可能更多的是学大数据挖掘,不以金融为研究目标;如果在传统的金融课程里,可能介绍大数据挖掘,但不够专业。”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邵进介绍。

  与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新工科甚至超过了传统工科的范围。

  在国外,斯坦福大学工程院在一年级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这是一个实践性项目,让学生了解机械、电路,以及其他部件,上这门课的学生大概有四分之一没有工程背景。

  而在国内,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学生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允许学生转专业,可以完全自由选专业,没有任何成绩、学分的限制。

  在今年2月举行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王建祥指出,工学院的科研和教育定位是工程科学。科学要厚基础,要有非常深厚的力学、物理的基础,同时,人文素质也非常重要。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包信和也提出,现在讲信息化、智能化,认知、芯片、精准医疗、大数据、互联网这些算工科还是理科?传统工科不搞这个,而理科只做一些基础研究,传统的应用理科和工科都是不够的。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