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能源与环境
实干争春看贵州|铜仁新 2025-02-08
罗云峰调研新质生产力发 2025-02-08
新型钙钛矿叠层电池能效 2025-02-08
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 2022-05-27
电池行业一季度利润承压 2022-05-04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2022-05-04
中国电动车锂电安全联盟 2021-09-14
宁德时代斥资135亿元 2021-09-14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 2021-09-14
新华财经|我国燃料电池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2017动力电池市场格局:洗牌在即
时间:2017/3/28 14:23:06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09

 

   3月15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股份)发布公告称,将“牵手”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和深圳市卓域成投资有限公司,注资5亿元成立 “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事项。
  其中,比亚迪股份持有 49%股份,现金出资人民币 2.45亿元;盐湖股份持有 49.5%股份,现金出资人民币 2.475亿元;深圳市卓域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1.5%股份,现金出资人民币 750 万元。
  记者了解到,2015年10月份,比亚迪股份就曾发布成立合资公司的公告,当时一位比亚迪汽车内部人员对记者表示:“合资公司建成后将启动3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具体投产时间还要视各方商讨情况决定。”
  在公告中,比亚迪股份称,已经掌握了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锂吸附剂的制备技术,以保障比亚迪在新能源产业战略目标中锂电池对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的需求。
  对于此次比亚迪股份“牵手”盐湖股份,卓创资讯锂电池分析师周天宇认为:“比亚迪最大的目的是控制整个产品的产业链,以达到增高利润率。”
  在推广目录重新核定、补贴退坡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滑在意料之中。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仅为2.4万辆,累计同比增速下降28%。
  面对严峻的形势,新能源车企可谓“鸭梨山大”。据悉,目前在焦急等待推广目录的同时,为了弥补补贴退坡的缺口,各大车企正在与电池供应商进行激烈的价格谈判,对动力电池厂商压价。
  业内分析,新能源车企与上游电池企业处于博弈阶段。目前情况下,下游车企有订单处于强势地位,过段时间上游电池因为材料上涨,价格还是会上去的。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想要挺过补贴退坡的严峻考验期,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一般来说,电池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到30%-50%,而碳酸锂的成本在电池成本中占到大概10%左右的比例,车企如果直接控制锂资源的话,那造车成本将大大减少。”周天宇对记者表示。
  另外,中汽协预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市场销量在8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的消费进一步增强,预计占比会突破70%。那么,为了控制成本,车企会不会加剧对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的竞争?
  对此,周天宇认为:”除去其他产业对碳酸锂的需求,从2016年动力电池供需来看,并不会引起激烈的竞争。“
  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经过了2015年的供不应求,2016年多家企业扩产之后,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量30.8GWh,同比增长82%。业内预计,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扩产潮仍将持续。
  这将意味着,车企如果直接控制了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动力电池行业将失掉自己的“大客户”。根据某证券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2017年动力锂电池行业产能趋于过剩,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