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能源与环境
实干争春看贵州|铜仁新 2025-02-08
罗云峰调研新质生产力发 2025-02-08
新型钙钛矿叠层电池能效 2025-02-08
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 2022-05-27
电池行业一季度利润承压 2022-05-04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2022-05-04
中国电动车锂电安全联盟 2021-09-14
宁德时代斥资135亿元 2021-09-14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 2021-09-14
新华财经|我国燃料电池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天能打造铅蓄电池回收信息化平台
时间:2015/12/10 9:36:32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261

 

  在近日召开的浙江铅蓄电池清洁化循环回收再生体系启动大会上,浙江天能集团建议以省铅蓄电池循环回收再生体系为基础,与同业企业建立健全浙江省铅蓄电池循环回收再生信息化平台,包括动态管理、市场信息、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成果展示等方面,以进一步提高铅蓄电池循环回收管理水平、效率和能力。
  初构回收再生体系
  据了解,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交通、通讯、电力、仪表等领域。目前在二次电源使用中,铅蓄电池已占85%以上的市场份额,每年有大量废铅蓄电池淘汰下来。
  浙江省是铅蓄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浙江省各类铅蓄电池产量2000万只以上,虽然各种类型的铅蓄电池使用寿命长短不一,但每年都有大量的铅蓄电池报废处理。据估算,浙江省每年废铅蓄电池产生量约在60万吨左右,并且这个数量每年还在持续增长。
  铅蓄电池既是危险废物,又是再生资源。目前,浙江全省具备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资质的企业为20余家,其中天能集团是省内唯一的废电池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生产企业。
  2010年,天能集团投资18亿元建设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2012年,建成了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一期工程可规模化、无害化年回收处理15万吨废铅蓄电池,年产再生铅10万吨、塑料1.25万吨,年产值超15亿元,由此初步构建了浙江省铅蓄电池循环回收再生体系。
  用“互联网+”创新回收模式
  启动会上,天能集团提出,推动“互联网+回收”技术在铅蓄电池清洁化循环回收再生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创新废铅蓄电池回收摸式,鼓励各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网点布局,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融合,搭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物流体系,推动企业自动化、精细化分拣技术装备升级,同时将拓展原料采购渠道、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浙江江森自控电池有限公司认为,应可持续地设计、生产、运输和回收电池,创造一个负责任地回收旧电池的体系。浙江省专业回收公司也表示,将与行业上游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下游再生铅企业一起共同抵制市场上一些违法经营、无序竞争、破坏环境等现象。
  有业内专家提出,中国铅蓄电池回收再生体系的发展,可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他举例,巴西早些年大部分的废旧电池是由非法收集者收集,并流入非法冶炼厂,造成环境污染。后来,巴西政府在大量调研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零售商必须将收回的废旧电池返还给分销商,分销商必须将废旧电池返还给制造商指定的冶炼厂,制造商只能和合法的冶炼厂合作接收废旧电池等,从而由无序非法转变为有序合规。
  改造升级适应未来回收再生需求
  为更好地满足全省铅蓄电池回收再生需求,浙江天能集团启动会上宣布对其一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线进行技改,同时进行二期扩建。据悉,二期扩建后将达到年回收处理30万吨废铅蓄电池的生产能力,并年产20万吨再生铅、2.5万吨塑料和3.6万吨分析纯硫酸。
  据天能集团技改负责人介绍,计划将从三方面对铅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加以升级改造。一是在原有生产线基础上新增两条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废铅蓄电池破碎分选线,对各类废铅蓄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如动车废铅蓄电池、汽车启动型废铅蓄电池和储能电池等。二是新扩建一套富氧侧吹连续熔池熔炼炉,采用低温、连续、高效、清洁的废铅蓄电池铅膏连续熔池熔炼还原技术,实现节能、低碳的新型先进连续熔池熔炼工艺。此项技术铅回收率可达98.5%以上,日冶炼铅膏可达700多吨,完全满足30万吨废铅蓄电池分解的铅膏冶炼。第三项是冶炼产生烟气收尘后,经过洗涤浓缩,采用一转一吸技术制备分析纯硫酸,可直接用于生产蓄电池加酸,以循环再利用。二氧化硫排放低于120mg/m3。此项技术的应用,每年可创经济效益360万元,解决了铅膏预脱硫成本高的问题。(钟兆盈 潘长水)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