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能源与环境
实干争春看贵州|铜仁新 2025-02-08
罗云峰调研新质生产力发 2025-02-08
新型钙钛矿叠层电池能效 2025-02-08
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 2022-05-27
电池行业一季度利润承压 2022-05-04
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2022-05-04
中国电动车锂电安全联盟 2021-09-14
宁德时代斥资135亿元 2021-09-14
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 2021-09-14
新华财经|我国燃料电池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新材料基因工程项目落地宁波
时间:2015/1/15 15:56:06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111

 

    新材料技术被视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但传统的新材料研发技术如同开发“新菜品”,一口锅一次只能试炒一道菜。这种试错法浪费大、周期也特别长,需要10到20年时间。

  2011年,美国发布《“材料基因组计划”白皮书》,加速材料研究和开发方式从完全“经验型”向理论“预测型”转变。随后,材料基因组计划在美国火速铺展开来,至今已成为由政府、商界、学术机构共同投入,价值数亿美元的一项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

  在我国,关键核心材料的自给率仅为14%,材料问题长期成为我国国防、能源、信息等重大战略领域的发展“软肋”。为跟上并引领国际材料领域新一轮发展的浪潮,师昌绪、徐匡迪等多位院士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材料基因组计划”。

  去年11月,在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内,一台高通量组合材料离子束溅射镀膜设备被装载在卡车中,运往北方的一家央企。项晓东看着远去的卡车长长松了一口气,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中国率先实现新材料基因研究商业化。

  项晓东是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他1989年获得美国肯塔基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生,曾任职美国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他是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专家,“中国材料基因组计划”专家组成员。

  所谓新材料基因工程,就是将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特性、结构进行研究、统计,将这些数据统一在一个大数据平台中。如果需要研发新材料,可以直接从大数据平台中找到这些元素的数据,并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排列,找出需要的新材料。

  1995年,项晓东和他的团队研究出一种叫“组合材料芯片”技术,能将传统的试错法从1次提升到1万次甚至1亿次,周期从10年到20年缩短至半年甚至2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新材料基因研究商业化的项目。

  “组合材料芯片”技术虽然一时间风靡材料科学界,但仅仅停留在实验阶段,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将成果转化成产品。项晓东回忆:“那时候我无数次地问自己,不如自己来做吧。”2007年,项晓东辞去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职务,到美国硅谷先后创立3家公司,并逐渐将“组合材料芯片”技术进行产品研发。项晓东说,“作为推动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必须研发‘组合材料芯片’技术的装备。”

  “曾经有多家美国风投希望投资我公司,但我都拒绝了。”项晓东说,“中国的核心材料自给率14%,我想把这项技术带到国内,促进中国的产业发展。中国的‘材料基因组计划’逐渐推广,让我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几年来,项晓东频繁走访中国各地的新材料科技城,但由于种种因素未能实现落地。直到2013年,在上海的国家“863”计划研讨会上,他见到了宁波材料所的叶继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让项晓东惊喜的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宁波市政府、宁波高新区管委会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主动约他,给予项目落户宁波许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项晓东的项目一进入宁波,立刻引起了宁波风投界的关注,这次他没有拒绝。2013年12月,项晓东和团队成员在宁波成立了宁波英飞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宁波一家公司1200万元的风险投资。以该公司为支点,宁波市启动成立“国际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总经理林伟介绍,宁波新材料的发展需要自身的创新材料科技,而项晓东团队的加入将加速宁波新材料研发的进度,成为宁波新材料科技发展的“引擎”。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