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高性能合金材料设计开发与制备研讨会
更多>>   疲劳、检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微 2024-08-14
口腔修复用增材制造金属 2024-08-14
浙江大学Science 2024-08-14
关于征求《密封塑料包装 2024-02-25
科技行业中无损检测技术 2024-02-25
清华大学申请M13噬菌 2024-02-25
汽车行业无损检测技术的 2022-04-17
无损探伤领域“零”的突 2021-09-14
汽车零部件无损检测技术 2021-05-07
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特 2021-05-07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从环境监测到无损检测 浅谈文物保护
时间:2018/11/27 15:24:54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84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文物作为岁月留给我们的瑰宝,承载的历史的分量,而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变迁的原因,可以学习到曾经的鬼斧神工……但是时间同样可以破坏文物,切断当下与过去的联系,因此如何保护不可复制的文物便成了相关部门乃至全人类需要重视的问题。

环境监测——大型文物保护的开始

近日乐山大佛“花脸”“裂胸”的原因已经有了初步进展,而开裂残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和勘测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此次乐山大佛损坏的原因,环境因素占主导。

事实上包括乐山大佛在内,壁画、墙面雕刻等艺术文物不像馆藏文物那样,可以人为的对其周围的温度、湿度乃至气体成分以及浓度进行控制,因此相对而言保护难度也就更高。一般来说面对无法控制文物周围环境的情况,想要保护文物,长时间的环境检测工作就必不可少。

一般来说,由于环境引起的文物损坏主要有开裂、褪色、沙化、坍塌,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湿度、温度、紫外线。

以乐山大佛胸裂为例,乐山大佛胸裂的原因主要是岩层渗水造成了温度差和湿度差引起的,当然具体来讲还牵扯到了乐山大佛自身的环境结构问题,这里就不深入了。总而言之,要想解决乐山大佛胸裂的问题,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岩层渗水。而要探明岩层渗水,环境监测就必不可少。一般来说,岩层渗水的起因主要是周遭环境的土壤含水量过高以及环境降雨引起的,气象监测和土壤水分监测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

先来说说气象监测,虽然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手段完美的预测天气状况,但借助风速仪、湿度计、温度计等气象环境检测仪器,可以有效的掌握文物所在区域的大气基本参数,对于可能出现的强风、强降雨等不利天气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而土壤水分监测可以依靠土壤水分检测仪完成,当出现土壤湿度过高的情况时,有关部门也能及时来处理。此外,相关的环境检测对于文物意外损坏时的修复工作,也可以起到停供重要参考数据的作用。

无损检测仪器——文物的听诊器

事实上,在实际文物保护工程中,如何检测文物内部损坏情况是一个难题,而无损检测技术正是目前可以满足文物内部检测的主要方案之一。以古建筑为例,在我国,许多古建筑是采用木头作为主要材料建造的,而木头难免可能遭受虫害或者产生变形,因此探明其内部是否存在糟朽是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而CT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借助CT技术,有关人员可以有效的了解到建筑木材内部结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建筑是否存在问题、又该如何修复。

科学分析仪器——还原文物原本的色彩

在壁画等大型文物上,褪色并不少见,而想要还原文物原本的色彩并不容易。而拉曼光谱、液质联用仪等科研分析仪器却可以有效地分析其上色方式、原料构成,为相关人员还原原料、重新上色修复褪色提供有利帮助。

结语:随着科研仪器的提升、文物保护研究人员的努力,文物保护整体还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比起自然损坏,人为损坏文物的现象并不少见,“到此一游”的新闻也不在少数。小编以为,文物保护真正需要的,除了技术,更多的是民众尊重文物的态度。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