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4全国纳米材料发展与先进纳米技术研讨会
更多>>   行业新闻
科学家发现在金属上“打 2024-08-14
包头成为产能规模最大稀 2024-08-14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 2024-08-14
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2024-08-14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材 2024-08-14
“六盘山论坛2024— 2024-08-14
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与资 2024-04-23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 2024-04-23
山西太原加码新材料产业 2024-04-23
陕西:2030年前化工 2024-04-23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美日企业占全球76%市场!航天飞船的关键材料,中国2年掌握工艺
时间:2021/6/29 10:39:08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412


6月17日,中国神舟12号成功启航,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刻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倍感骄傲!

中国航天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可以说,离不开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同时也离不开新材料的“保驾护航”。其中,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便得到了重点应用。根据公开的信息,飞船上手感舒适的操纵棒,就是用碳纤维材料制造的,接下来就聊聊这一先进材料。

所谓的“碳纤维”,就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且含碳量超过90%的新型纤维材料,大到宇宙飞船、飞机,小到手机壳,都用到这种材料。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碳纤维总用量达到10.686万吨,其中,全球航天领域的用量约为300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碳纤维又有大小丝束之分,大丝束碳纤维是指每束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碳纤维;而每束根数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的碳纤维,就是小丝束碳纤维,又被称为宇航级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器械等领域。

除了刚提到的神舟飞船外,国产大飞机C919、中俄合作研制的CR929以及军用飞机等都用上了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因为碳纤维的“高强度、轻量化”等特点,很适合用于减轻飞机结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商用飞机对碳纤维的用量便达到了8700吨左右。

相比之下,作为工业级碳纤维的大丝束,用途就更多了,在机电、纺织、能源、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丝束碳纤维的优点很多,论重量,还不到钢的1/4;论强度,最高是钢的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等特点,所以它就有了一个高大上的称号——“新材料之王”。

不过,在碳纤维领域,美日两国长期掌握先进技术,优势明显。其在大丝束碳纤维市场,全球76%的市场都被美日两国的公司垄断。我国目前也还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碳纤维需求量约占全球的34%左右(约3.78万吨),但产能却只占17.3%,这意味着我国碳纤维对外依赖度接近50%尤其是大丝束碳纤维领域,70%都依赖进口

要知道,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美日两国一直将核心技术藏着掖着,想要引进技术,根本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去年8月以来,日本东丽公司就停止对我国供应碳纤维,现实的“卡脖子”问题已经来临。

图片来源:Pixabay

但各位也不用过于担心,我国碳纤维“受制于人”的局面,很快就会改变。首先在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大飞机等大国项目,我国本来就实现了碳纤维核心装备国产化,目前,在军工用碳纤维市场,光威复材这家中企便是领军者,曾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重大科研工程等多个项目。

而在大丝束碳纤维的发展上,我国也很快会打破美日的垄断。今年1月,我国上海便上马了年产1.2万吨48K大丝束碳纤维的项目,预计到2024年全部投产

追溯起来,早在1879年,碳纤维已经开始商业化。当时爱迪生为了改良电灯,曾搜集了3000多种导电材料逐一试验,碳纤维便是其中的一种材料。不过,早期的碳纤维实用性还是比较差的。

经过20世纪早期的“再发明”——陆续出现多种人造纤维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将碳纤维应用到航空领域。随着日本的入局,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又将碳纤维技术推到更广泛的商用领域,此后,美日两国研发的碳纤维产品的性能、品种、产量不断发展,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