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4全国纳米材料发展与先进纳米技术研讨会
更多>>   行业新闻
科学家发现在金属上“打 2024-08-14
包头成为产能规模最大稀 2024-08-14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 2024-08-14
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2024-08-14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材 2024-08-14
“六盘山论坛2024— 2024-08-14
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与资 2024-04-23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 2024-04-23
山西太原加码新材料产业 2024-04-23
陕西:2030年前化工 2024-04-23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汇智聚能 长三角发力先进材料创新
时间:2020/12/31 16:43:33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533

 

2020年12月27日,18位两院院士、近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多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共200余人齐聚苏州相城,共同见证成立一周年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正式迁入新址,同时围绕我国先进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展开交流研讨。如此多材料领域的大咖到场,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材料研发和应用最集中的地区——长三角发力攻关先进材料的决心和力度。

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干勇表示,一方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材料的研发难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部分新材料创新进入“无人区”,要鼓励新材料企业在“无人区”自主寻觅路径,创造市场还未出现的新需求,形成我国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军看来,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的应运而生刚好契合了当前的需要。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四方共同发起成立,于201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研究院的定位就是立足长三角,集聚全国乃至全球的研发力量,进行材料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并完善研发成果转化体系。

记者了解到,成立一年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领域,重点在金属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等方向,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已建设多家细分材料领域专业研究所,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其中干勇院士领衔的团队获评苏州市顶尖创新人才团队。这些专业研究所已瞄准高端新材料攻关展开行动,以先进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例,该所围绕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轻合金材料及加工技术、高温合金材料与关键工艺、功能型金属粉体材料、等离子粉体等5个主要研发方向,储备了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重点项目,累计引进、孵化企业超过50家。

搭建创新全链条平台

“叶尖要承受1000多度的高温,同时应力为137兆帕,这就相当于要求它既是跑车能跑得快,又得是卡车能扛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教授以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为例说,单晶高温合金材料国际上已走到了第六代,而我们还在第二代。他表示,先进材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短板,“科学-技术-工程”研发链条仍存在掉链子的情况。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教授。

如何让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乃至产业创新更好地融合?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庆介绍,研究院在江苏产研院七年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1+N+X”的总体架构,就是要建设集创新资源、研发载体和产业需求于—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先进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灵活开放的创新生态环境。

“1”是指研究院本部,是重大技术集成创新的组织主体,重点打造包括共性技术与平台支撑、资源集聚与融合创新、战略策划与集成攻关在内的三大功能,包括材料分析测试、材料大数据和应用平台、仪器设备和表征技术开发等三大公共服务平台。“N”指按照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若干专业研究所,共同构成研究院的整体研发体系和能力,是各领域资源集聚、技术研发和项目投资孵化的主体。“X”则是创新需求提出、研发资金投入和技术成果实施的主体,主要依托X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截至目前,研究院在材料领域已经建设了近4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各共建企业累计提出技术需求250余项,成功对接需求60余项,已签约合同金额超过1.2亿元。

集聚资源初显磁场效应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超低铁损高硅钢薄带、磁性形状记忆合金、高质量金属粉体制备、新型页岩油气开采压裂工具用可溶镁合金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均品带来了几个可转化的项目,希望能与长三角企业合作。在当天举行的首届长三角先进材料创新论坛暨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交流会上,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向长三角企业抛出橄榄枝。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资源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记者了解到,研究院全面对接国内高校院所重点材料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材料类研究所,将长三角材料领域需求端和技术供给端紧密结合,共同推进和引领材料学科与产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攻克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今年以来,已与超过40家国内重点高校材料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一批联合研发项目和人才培养。今年8月,研究院又联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6家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高校先进材料创新联盟,设立首期联盟创新基金5000万元,进一步统筹协调长三角地区材料领域创新力量,推动长三角区域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该院还和40余家材料领域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分别设立面向各合作机构的国际合作资金池,用于支持研究院各成员单位引进国际合作机构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和推进产业化、联合培养人才,目前已开展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

江苏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 通讯员 王妍妍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