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广州5月11日电(记者 叶青 通讯员 卢庆雷)以“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中欧生物材料大会于11日-13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大会交流内容涉及新型生物材料、纳米材料与纳米医学,药物递送与载体、生物影像与分子探针等方面,旨在展示中欧及全球生物材料领域最新进展,探讨发展中的科学与工程问题。
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用于人体病损组织功能重建,是人民医疗健康的必需品。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我国已是全球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现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且在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也已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355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2%。
本届大会由5个大会报告、89个邀请报告、32个口头报告及90个墙报组成,内容覆盖15个前沿专题,包括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各种新型生物材料、纳米材料与纳米医学、药物递送与载体、免疫疗法、生物影像与分子探针等。欧洲生物材料学会前主席Luigi Ambrosio 教授、美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席Horst A. van Recum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葡萄牙波尔图大学Mario Barbosa教授、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做了大会报告。
中欧生物材料大会是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与欧洲生物材料学会合作,每两年共同主办。本届大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承办,广州院士活动中心、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汇集了来自中国、欧洲、美国以及全球超过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从事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开发、临床应用、产业开发方面的专家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