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耐火、耐磨
国亮新材IPO:掌握多 2025-02-08
高效低碳高风温热风炉关 2025-02-08
2024年度国外军工材 2025-02-08
安徽:集群发展 装备制 2024-04-23
濮耐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 2024-02-25
宝胜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 2024-02-25
山西发布工业涂装和耐火 2024-02-25
河海大学蒋林华教授团队 2022-05-04
浓缩多年研究成果,重庆 2022-05-04
被誉为“黑色黄金”,技 2021-09-14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有色冶金绿色化技术亟待开发
时间:2018/10/26 10:43:39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77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讯(记者谢宏)“有色冶金绿色化是发展的趋势,环境已经成为有色冶金的生命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在《有色冶金的发展趋势》主题报告中提出,有色冶金绿色化技术亟待开发,要创新高效分离和提取的绿色有色冶金技术。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矿冶科技创新论坛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会议,日前在北京举办。矿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晓鸥出席会议并致辞,矿冶集团总经理韩龙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邱定蕃、汪旭光、武强、王华明等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

邱定蕃院士介绍,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有色冶金的主流工艺和装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然而,资源、能源、环境成为制约有色冶金的主要因素。有色金属冶金的发展今后将不同于过去的发展模式。随着社会对环境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已经成为有色冶金的生命线。必须改变只重视主金属回收的传统思维,创新高效分离和提取的绿色有色冶金技术,使原料(包括二次资源和矿石)中有毒有害元素尽可能资源化或无害化,从而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邱定蕃院士建议,加强对有色冶金发展宏观层面的了解和判断,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冶金工厂智能化水平,发挥北京矿冶研究院的优势,进行对多学科技术的融合。

“改革开放的40年是矿冶集团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是集团锐意改革、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矿冶集团大体上历经了科技体制改革、科研院所转制及公司制改制三个发展阶段,在科技创新、工程设计、科技产业、国际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夏晓鸥在致辞中说,40年来,矿冶集团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我国70%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的选矿流程均由矿冶集团开发,我国85%的有色金属矿石采用矿冶集团开发的工艺、装备或药剂进行处理,我国绝大多数重有色金属冶金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创新研发由矿冶集团完成。40年来,矿冶集团工程设计日益壮大,集团先后承担各类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承包项目2100余项,获得各级工程设计类奖励近200项,工程业务范围遍及近20个国家。40年来,矿冶集团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生产制造的各类产品出口到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科技产业已逐渐成为集团的经济支柱,并形成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模式。40年来,矿冶集团国际影响显著提升,集团与国际上众多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了国际话语权,成为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技术支撑者,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和“中国制造”的践行者。

夏晓鸥强调,矿冶集团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三是坚持人才强企。矿冶集团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断地在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进展。矿冶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要牢记矿冶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团结凝聚智慧和创造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矿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矿冶科技集团公司而努力奋斗。

矿冶集团总经理韩龙主持会议并总结讲话。他指出,矿冶集团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科技界的生动体现,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是全体矿冶人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当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拼搏创新的结果,这些成就的取得更为矿冶集团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奋斗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展望未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矿冶集团要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和目标,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人才强企,一向是我们不变的基本方略。各位矿冶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当中,继承和发扬争当改革排头兵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汪旭光院士作题为《真空爆炸加工技术》,孙传尧院士作题为《矿冶集团选矿工程四十年》,武强院士作题为《我国能源供给侧形势分析与矿山环境问题》,矿冶集团副总经理战凯作题为《奋发进取  务实创新 开创新时代矿冶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晶教授作了题为《当前形势分析与未来改革展望》的主题报告。

大会举办了采矿工程技术、选矿工程技术、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四个分会场,中蒙矿冶科技论坛。29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矿冶行业新形势、新问题、新技术作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