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行业新闻
握紧产业链发展“金钥匙 2025-08-04
黑龙江: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5-08-04
握紧产业链发展“金钥匙 2025-08-04
海南:到2027年全省 2025-08-04
创新算法筛选出54种高 2025-08-04
资本赋能“新”引擎 宁 2025-08-04
2024年我国新材料产 2025-08-04
新溶剂助力一步合成抗菌 2025-08-04
北京发布“人工智能+新 2025-02-08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乌兰 2025-02-08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寻求稀土材料应用领域的新突破
时间:2018/5/21 10:15:20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898

 

    我国在稀土应用方面又取得一项新的突破。近日,天津大学科学家借助纳米技术,通过添加稀土材料钆,开发出新型纳米颗粒,有望解决传统药物制剂缺陷,实现了靶向药物可视化引导观测,研究中,他们利用生物添加技术,构建出一种多功能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成功制备了蛋白矿化钆掺杂硫化铜纳米诊疗制剂。

这种可用于光热治疗用的硫铟铜/硫化锌新型纳米颗粒,在660纳米的激光照射下,同时具有固有的光热效应和光动力效应,从而获得了高度的抗肿瘤治疗效果。这一研究不仅为PET可视化引导纳米药物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向,也为微创光遗传学技术在体内的实施拓展了新思路。

每一项国内稀土材料应用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都令业界感到兴奋。通过添加稀土材料钆,构建出一种多功能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成功制备了蛋白矿化钆掺杂硫化铜纳米诊疗制剂的新闻,让我们想起“往钢中加入一定量稀土,就能显著提升了钢铁品质”一事。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基本不增加钢铁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往钢中加入一定量稀土,即可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及耐磨、耐热、耐蚀性,这种稀土钢纯净化制备技术显著提升了钢铁品质,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迈上了全球价值链高端。

有人算过一笔账,我国的稀土钢产量若能达到3500万吨/年,那么,每年可消耗混合稀土(以过剩的镧、铈为主)2.1万吨。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稀土钢不但可以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还可以实现稀土元素的综合利用,对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其基础产业——材料制造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发展要求。“经验指导实验”的传统材料研发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材料研发需求。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材料研发新模式是大力推动包括稀土钆、稀土钢在内的材料发展,支撑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国稀土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我国稀土产业整体上还处于世界稀土产业链的中低端,持续创新力不强,下游高端产品匮乏等问题制约着稀土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稀土材料研发与应用迫在眉睫。

一般而言,新材料从研发到应用往往需要经历10至20年的周期。为了缩短这个周期,业界人士提出,稀土材料基因组计划提出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的材料研发新模式。根本上是实现“融合”与“协同”。相关科研机构和相关稀土企业应针对应用需求,从材料成分与组织设计、制备加工工艺优化、性能与寿命预测进行全链条一体化研究。

稀土产业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我国将实施“稀土+”战略,不再走依赖卖原材料的老路子,在加大稀土材料在农业、军事、医药等领域的开发方面做文章,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由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战略优势,形成稀土产业链与其它产业链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的格局。(邱林)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