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4全国纳米材料发展与先进纳米技术研讨会
更多>>   行业新闻
科学家发现在金属上“打 2024-08-14
包头成为产能规模最大稀 2024-08-14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 2024-08-14
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2024-08-14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材 2024-08-14
“六盘山论坛2024— 2024-08-14
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与资 2024-04-23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 2024-04-23
山西太原加码新材料产业 2024-04-23
陕西:2030年前化工 2024-04-23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推广绿色铝材 助力绿色经济
时间:2016/11/22 15:38:17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898

 

    庞大的能源消耗已经构成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而绿色建筑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低碳是建筑装饰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实践绿色装饰,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表现。
    绿色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电解铝在工业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都能见到电解铝的身影。如今的飞机中75%-80%的原材料都来自铝,在太空航天器的制造中50-90%的配件中都要用到铝的各种合金。在汽车领域,铝的运用能大大减少车的重量,从而实现车辆节能减排的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大,废弃物产生多,因此在我国电解铝传统生产模式中,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很多的投入。创新和高科技的生产模式将为我国电解铝注入绿色生产的根本动力。
    从铝企方面来讲,电力占原铝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一半左右。低能耗火电,清洁能源电力的发展等都是我国铝业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发展思路和方向。
    热力用做铝生产过程中的蒸汽来源,能最大化地节省能源。同时,回收废弃铝用来生产再生铝也是节省能耗的好方法。再生铝是由废旧铝和废铝合金材料或含铝的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具有能源消耗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低、建设资金低、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再生铝主要制成铝合金,进而再加工成各种铝材与铸件。随着我国铝型材、家电、铸件、以及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再生铝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扩大。据专家研究测算,我国再生铝生产能耗仅为原铝生产总能耗的4.86%,温室效应仅为原铝生产的1/24,是我国铝业实现节能生产的重要手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建材。
    《意见》指出,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其中推广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门窗,强制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确保安全、绿色、环保。
    任何一座建筑,如果其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小于传统的建筑,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为绿色建筑。
    在建设领域大力开展建筑节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降低建筑外窗的能耗。建筑外窗的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很大的比重,一般可达到40%~50%。有效的建筑遮阳设施在夏季可以阻挡近85%的太阳辐射,而且可以避免阳光直射而产生的眩光,改善室内热环境。
    门窗产品不仅看品牌,还要看型材产品的节能性能质量优劣,既要满足用户生活质量要求,还要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例如在建筑节能门窗中使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在夏热冬冷地区是节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外遮阳设施后,居住建筑全年空调能耗约下降21.3%,全年总能耗下降14.1%。可见,活动外遮阳一体窗可大大降低空调负荷,节能效果显著。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