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粉末冶金
山东钢铁预亏超20亿元 2025-02-08
美国钢铁涨幅一度扩大至 2025-02-08
欧洲钢铁协会将2025 2025-02-08
天津首个钢铁冶金行业工 2025-02-08
鞍钢汽车钢低碳冶炼新工 2025-02-08
2024年越南成品钢材 2024-08-14
科学家发现在金属上“打 2024-08-14
撑起“强工业”半壁江山 2024-04-23
云南明年基本形成省内领 2024-04-23
传媒湃|范铁军任中国冶 2024-02-25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以柔代刚”的新材料为未来增添诸多可能
时间:2016/7/31 17:04:28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923

 

    最近,能曲能折的柔性屏幕频频亮相各大科技产品展台。当然,要想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像纸一样轻松地卷起来,仅有柔性屏幕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柔性部件。


日前,韩国一家公司申请了两件可弯曲智能手机专利。该公司在专利描述中称,手机将使用“人造肌肉”。“人造肌肉”是一个内部控制器,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实现设备不同程度的弯曲,这与现实生活中的肌肉控制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内部控制器施加电压,“人工肌肉”几乎能保持任何形状。智能手机可以利用“人工肌肉”实现弯曲。


并非仅此一家公司在研制可用于电子设备的柔性材料。近期,哈佛大学的工程师开发出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人造肌肉”,这种材料有望实现“柔性”机器人实用化。这种“人造肌肉”中的碳纳米管可作为一个电极,其根据“肌肉”的多层排列设计可以提供显著的牵引力。因此当电场作用于软性材料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使用这一材料的机器人体型柔软,能够大范围运动,并且不需要任何的刚性组件。这样一来,机器人可以灵活变形执行任务或者通过狭小空间。


这些在柔性材料及技术方面的突破为未来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像“大白”那样柔软可爱的机器人,正渐渐走出科幻电影,来到我们身边。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