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中心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耐火、耐磨 粉末冶金 功能与电子材料 能源与环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2025全国燃烧科学前沿与燃烧技术创新研讨会
更多>>   行业新闻
握紧产业链发展“金钥匙 2025-08-04
黑龙江: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5-08-04
握紧产业链发展“金钥匙 2025-08-04
海南:到2027年全省 2025-08-04
创新算法筛选出54种高 2025-08-04
资本赋能“新”引擎 宁 2025-08-04
2024年我国新材料产 2025-08-04
新溶剂助力一步合成抗菌 2025-08-04
北京发布“人工智能+新 2025-02-08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乌兰 2025-02-08
更多>>   联系我们

中国高新材料科技学术信息网

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

E-mail:cailiao1717@126.com(科研项目、课题合作)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24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内容浏览
宝马扩大碳纤维产能 深化轻材料科技应用
时间:2014/5/13 11:46:57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130
 

   2014年5月9日,西格里集团和宝马集团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摩西湖的西格里汽车碳纤维公司(SGL Automotive Carbon Fibers)摩西湖工厂举办扩产奠基仪式,宣布继续扩大这家合资企业的产能。扩产计划将使该企业的碳纤维年产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为此,合资双方在初始投资1亿美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2亿美元,计划于2015年初完成扩建项目,碳纤维的年产能将达到9000吨;工厂预计新增120个工作岗位,员工数量将由目前的80人增至200人。届时,摩西湖工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而集团也将籍此进一步深化轻质材料科技在不同产品线上的应用。

出席奠基仪式嘉宾合影

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未来的制造,是、西格里两家集团的共同愿景,而摩西湖碳纤维工厂则是实现该战略的关键。目前,摩西湖工厂拥有两条生产线,碳纤维年产能近3,000吨,专供BMW i3、BMW i8的生产。2014年夏天,工厂将启用第三、第四条生产线,将年产能翻倍至6,000吨。5月9日的奠基仪式启动了第五、第六条生产线的铺设工程,为实现中期碳纤维材料年产能扩大三倍至9,000吨的目标迈出第一步。摩西湖工厂用于碳纤维生产的能源完全来自清洁的水力发电,可以确保碳纤维材料的生产符合集团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要求。

西格里碳纤维公司摩西湖工厂

西格里集团首席执行官Jürgen Köhler博士表示:“凭借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和严苛的质量标准,摩西湖工厂建立了碳纤维行业的新基准。目前,我们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碳纤维制造商。此次扩建是保障工厂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摩西湖工厂将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与集团一起,我们正创领先锋,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其它轻质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为汽车轻量化、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机遇。”

西格里碳纤维公司摩西湖工厂生产车间

集团董事,负责采购和供应商网络的克劳斯•德雷格博士表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21世纪科技的关键。它对于减轻车辆重量,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碳排放至关重要。作为BMW智能轻质材料科技的一环,未来碳纤维将广泛应用在BMW i和BMW M之外的其它产品线。受益于西格里集团的专业技术以及在碳纤维零部件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经验,随着新生产线的投产,将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大量为BMW各种车型提供这种轻量化的高科技材料。”

用碳纤维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

BMW i3纯电动汽车

生产用于宝马汽车制造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需要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生产聚丙烯腈纤维原丝——由西格里集团和日本三菱人造纤维公司在日本大竹的合资公司生产。第二步,在摩西湖工厂将聚丙烯腈纤维转化为真正的碳纤维。第三步,由位于德国瓦克斯多夫的第二个合资工厂将碳纤维加工成不同类型的编织材料。最后,这些碳纤维织物被运往兰茨胡特和莱比锡的工厂,用于零部件的生产。BMW i车型的投产,意味着碳纤维材料首次大规模应用于量产车型。

BMW i8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

在过去10年,集团从BMW M家族车型开始逐步广泛使用碳纤维这种高科技材料,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BMW i车型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全部来自摩西湖工厂。截至2014年4月,莱比锡工厂BMW i3纯日产能为100台,累计生产超过5,000台。

 中国新材料网  中国电子材料网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  中国耐火材料网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中国超硬材料网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信息服务平台  高分子材料网  中国粉末冶金网  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  中国铸造网
版权所有:中科促研(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2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1